天水兴华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
一、基本情况
天水兴华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8年2月筹建,同年6月正式成立并启动实施。公司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牡丹镇草川村,距离秦州区15km,先后流转草川村、石咀村、邓家门、牡丹村、团庄村、转咀村等6个自然村土地1万余亩,其中种植、养殖及人文景观占地7000余亩,自然景观4000多亩,公司基地建设累计投资超过1亿元,规划以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康养为主导,以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为基点,着力建设“现代农业循环经济、生态观光乡村旅游、低碳养生休闲度假、尊重自然构建和谐”的现代化生态农业产业园。
公司通过多年的研究探索,从适宜品种的筛选、高效栽培技术的优化、产品加工市场的开发方面着手,最终确定了适宜本地种植的经济作物及药材品种。目前公司发展方向明确、种植结构趋于稳定,已建成高标准樱桃采摘基地330余亩,山楂基地1000余亩,冬小麦、大豆、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基地1200余亩;生态放养鸡场50余亩;现代农业产业园208亩;果蔬基地50余亩;中药材连翘、金银花、五味子高效育苗设施10余亩;金丝皇菊、金银花、连翘、黄芩、黄精、五味子等中药材种植基地3600余亩;其中联栋温室樱桃占地60余亩,已于2023年首次挂果,果品质量优于天水其他产区;建成中药材加工车间及配套办公设施近20余亩,更有集“野营、观赏、休闲”于一体的梨园、牡丹园、玫瑰园基地260多亩旅游观光设施正在筹建中,建成后将成为天水市区群众周末游玩的旅游目的地,预期近三年,每年接待游客5000人次以上。
公司地处山区,机械化程度低,种植过程中劳务工资为主要支出。公司种植、养殖及旅游产业为当地闲散人员提供大量就业岗位,带动当地农户增产增收效果显著。公司成立前三年每年为公司流转土地所在的7个自然村提供劳动工作岗位300个以上,鼓励当地农户积极参与到中药材、经济林果基地除草、管理、采收等工作,每个岗位年至少获得3-5万元以上的劳动报酬;2022年开始经过公司种植品种的优化、中小型机械化的应用,劳动岗位减少到每年200个左右,每个岗位每年至少获得4-5万元的劳动报酬,促进了当地农户脱贫致富,体现出企业的担当。
公司长期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、天水师范学院、秦州区果业局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,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,提升公司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。在金银花种植及采收、金丝皇菊快速干燥、设施樱桃水肥一体化管理方面形成核心技术多项。樱桃品种俄罗斯8号设施栽培取得重大突破,经过公司精心培育,长势旺盛、产量喜人、口感绝佳;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件;已注册商标“秦菊”、“秦岭红珠”、“秦岭红樱”等3个。公司先后获得“天水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”、“天水市秦州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”、“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”、“醉美秦州网货”“最具公信力企业”等荣誉。成立以来,公司坚持“以人为本,科技创新,持续发展,服务社会”的企业宗旨,运用专业化、标准化、精深化的现代农业新技术,推行科学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、人性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,以“科学、 严谨、求实、创新”为企业精神,致力于现代生态农业的综合开发。在牡丹镇党委镇府大力支持下,在省市区镇各级政府部门惠农富民政策的引领下,在当地父老乡亲的鼎力相扶下,各项战略规划扎实推进。
二、脱贫成效
建立公司以来张玉红同志紧紧围绕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,以为政府分忧、助农增收为己任,加强公司内部管理,强化为农服务,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。自公司成立以来,仅仅通过一年多的带富致富行动,使得牡丹镇草川村、石咀村等7个村的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截至目前,兴华荣乡村振兴的攻坚工作受益村民高达3000余人。帮助贫困户198户,吸收周边600多户劳动力,超过900余位农户实现“家门口”稳定就业增收。其中60-70岁老年人月收入2000-3000元,中年人群月收入3000-4500元,青壮年和技术人员月收入可高达5500-8000元不等。公司运营期间培训75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成为公司员工,培训技术骨干600余人次。兴华荣不仅实现了帮扶带动、技术培训、解决就业、示范推广的典型引领作用。成立以来,公司从未拖欠过工资,用实际行动带领当地民众走向致富之路。
2019年春节前,张玉红一次性捐赠价值近4万6千多元的过冬棉衣,为288位困难群体送去了女企业家的关怀与温暖,获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与一致好评。连续为社会、为家乡和困难人群奉献爱心,金额达100多万元,在助力全市打赢脱贫攻坚中展现了积极作为。
三、发展思路及规划
兴华荣打造的田园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以农业产业化、工业现代化为主导,以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为基点,着力建设“现代农业循环经济、生态观光乡村旅游、低碳养生休闲度假、尊重自然构建和谐”的现代化生态农业产业园。
(一)发展思路
天水兴华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力争通过5年建设,将产业园建设成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示范区、生产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、产业经营机制创新的试验区、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、产学研科技培训的基地、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,力争将产业园建成秦州区中林药套种技术示范园区、秦州区中药养生休闲观光区、秦州区最大的中药材产业园区,天水一流、省内先进的中药材现代产业园。
技术:建设科技创新推广体系,依托科技支撑单位及园区科技力量建设科技创新平台。加强科技示范推广能力,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力度,按照不同农业产业发展需求,优化配置园区科技推广资源,组建中药材、林果和禽畜等一批特色化科技推广团队。设立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专项资金,支持科技人员开展科技研发及推广工作。形成立足秦州,面向天水,辐射甘肃的科技创新示范推广网络。通过对新品种、新技术科技示范推广,带动农户调整产业结构,增加收入。
(二)发展规划
1.引进新品种,达到药材及其他产业增收及观赏的实效。选种不同季节的苗种,以达到不同季节的观赏和采摘,产生效益,保证生态园四季都会生机盎然,实现效益最大化。
2.栽植技术,保证药材及其他产业质量适应市场需求。公司每年不少于3次邀请专家给基地种植做技术指导,解决种植管理中的实际问题。提供中药材及果品管理技术资料,确保树苗正常生长。以保证我公司产业提质增效适应市场需求。
3.完善公共服务。由于采用的是公司+农户+基地的合作发展模式,我公司要打造生态健康养生产业园,配套设施都采用环保材料,以及准备修建园林道路,保证游客在生态园可以徒步,骑车,跑步,小型代步工具的正常行驶和使用,体现生态园的主题思想。
4.推行药材及果品分等级和规格化包装上市,提高商品质量档次,树立品牌形象,增加市场竞争力。大力发展自主物流、等新型流通业务。
砥砺前行开新局,凝心聚力谋发展。面对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,公司将大力实施“人才工程、营销工程、品牌工程”战略,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学管理体系,持续长效发展的创新模式,不断加强优化产业结构,加快规模扩张,合理科学开发现有资源,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。同时,在继续大力发展产业的基础上,实施民宿、林间小木屋、配套餐饮等观光旅游设施建设,丰富旅游业态,提升旅游服务质量,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天水新的实力较强的网红打卡点。